同学们: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聪明、勤奋的民族。中国人有着非凡的创造力。我们曾拥有引以为荣的《本草纲目》,曾拥有世界顶尖精密的浑天仪、地动仪,也曾拥有令世界惊叹的四大发明。然而,打开教科书,近、现代的发明却很少出自国人之手。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如此鼓励创新呢?就让我们看看下面几组数据吧:我们泱泱大国发明专利只有韩国的1/4,甚至只达到了弹丸之地日本的1/30;近20年来,在中国境内申报专利的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之比竟是6.4:1;轿车生产基本上都是合资、合作产品,中国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就连我们日常再熟悉不过的DVD,我国都没有它的技术,只能向外国购买…….。是什么使得我们中华民族面临如此尴尬的境地呢?
相信大家对Window系列操作软件不会陌生,那么,想必大家也知道最贵的软件售价甚至可能超过两千,而一张空白光盘呢?大概只有3—4元钱!是什么为它注入了如此高的含金量呢?是科技,是创新!
创新不容易但也并不神秘,更不是高不可攀的,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创新,当然,知识越丰富,他创新的机会就越多,可能有些同学会认为创新只是科学家才能做的事情,其实不然,下面我就为大家说一个真实的发生在我身边的事。
关于“哥伦布立鸡蛋”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他只是轻轻的撞破了鸡蛋,就使它立在了桌子上,然而一位同学曾和我说过,不撞破鸡蛋,也能使它立着,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很简单,只要将鸡蛋较沉的一端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力的旋转。如此简单的一种方法,但我相信在场的大部分同学都不会想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中总有一种惰性,它使我们不愿意去思考,懒于创新,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的悲哀!
或许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创新实在太远了,说现实一点,我们现在的目标无非就是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在许多人看来,循规蹈矩才是提高分数的真谛。但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你真的创新了,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捷径,结果会怎样呢?
不知同学们是否发现:在课堂上,老师总是用启发式、探索式教学引导我们思考,然而同学们的表现呢?大部分都在等待答案,懒于思考,这就失去了同学们主动创新的机会。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创新与挑战。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有不断在学习中创新、在生活中创新,勇敢、主动地去开拓、去创造,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民族的希望才能在我们这一代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