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学生为本,这是我们教师应该遵守的准则。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常常有些学生不会学习数学,学不好数学,甚至厌恶数学对数学产生逆反心理。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使学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绪。
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冒,学习心理不健康,那是有一定原因的。医生冶病要先问病情,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我们老师也要先找出原因。
我就目前所带学生2个文科班级112人为例。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⑴校园外的向往 校园外的世界很精彩,对学生很有吸引力。网吧、游戏机以及外面世界的红红绿绿。这都是学生不可抗拒的干扰。⑵缺乏耐心与恒心 有部分学生上课 最多听1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就坐不住了。有点难度或繁杂的题目,也就没有把它做出来的决心。⑶青春期及社会潮流的影响 青春的萌动,对异性的好奇。染怪发、订耳订。底腰裤、奇装异服。极度彰显个性。⑷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越高,对学生的压力也就越大。家庭不和父母离异,这也是一个原因。
对症下药、用心调教。要正确的有效的进行干预,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倡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提倡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不要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上课时多注意学生的举动及表情。要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兴趣高时,及时的讲述你准备的重点及难点。特别的抽象的定义,最好 在课内的前10分钟完成。
二.教师心态及位置的改变
先不要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在课堂上应该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平易近人的形象。可以试图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而不是执法者的身份。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赏识学生,使他们感到学生的信心与乐趣。
三. 关爱学生注重学生成长
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长心灵的阶段。我们要关心他们的成长。循循善诱地教学生数学知识,也教他们做人。既要学生成才,也要使学生成人。
我们只有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位置来观察了解学生。进行正确的干预,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