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13儿童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红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张先亮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教授主持开幕式。
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现金三公方明生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刘晓东教授、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现金三公张盈堃副教授等近20位学者从“儿童学的学科史与儿童史”、“新时期儿童学的学科定位问题”、“儿童学建构&重构的合理性分析”和“儿童学的可能图像”四方面回溯了儿童学学科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困境,探讨了其可能的学科架构和理论体系,力求为肇始于西方的儿童研究做一个系统的理论梳理,并用于观照中国当下儿童生存与发展现状。
与会学者虽然对于儿童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内在构件的设想各有不同,但普遍认为,中国儿童学的当代发展迫切需要一种学科整合的视野,以体系化的儿童学来统摄儿童研究领域。由此,建构儿童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当代儿童学的学科身份和本土关怀,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研究拓宽学术视野,推进研究领域内的交叉与融合,促进当代儿童学发展取得新进展。
来自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台湾等地高校的专家学者,儿童文化研究院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
据悉,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新童年社会学的发展及日本儿童科学研究的推进,有关儿童学的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为推动我国儿童学学科的重建和发展,将儿童学作为着力培育的新的学科增长点,并于2012年获批为校级重点学科。曾先后于2008年、2012年联合《浙江师范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分别推出“儿童学学科建设笔谈”、 “儿童文化研究”等专栏,通过这一媒介平台,集结了国内本领域有影响的学者,围绕儿童文化理论与现实问题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