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的北平,没有大上海的花红柳绿歌舞升平,却是另外一片不一样的景象,天桥边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沉淀,相声的说学逗唱,京剧的唱念做打,昆区里的才子佳人,或者是满街的京片子,饭馆中的吆喝,都别有一番风味。
恐怕在这个北平城里还真没有几个人不认得商老板,商细蕊。这几年新起的一个旦角。要问她为什么这么出名,人人都要提一下老佛爷封的梨园行的宁九郎,这宁九郎自从听过了商细蕊的《游园》之后便封箱再不出台,说是雏凤嗓子清亮,自愧不如。
后来北平城好像来了一个将军,听过了商细蕊一折《游园》便迷上了昆曲,后来将军和商老板私交密切,上老板说,这将军竟是她的知音。她等待了这么多年等来的知音。
英雄和美人,从来就是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商细蕊和将军的故事几乎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北平城的大街小巷。商细蕊也爱跟将军谈天说地,听他说那些烽火狼烟中的故事,是她从未踏足过的另一个世界。他们也说戏,从《游园》到《长生殿》一折一折地讲,将军也爱听商细蕊将折子戏里的才子佳人,带着一点淡淡的江南烟雨。听老一辈的人说,后来那个将军走了,谁也不知去了哪,商细蕊还是开台唱戏,有幸看过一次,点翠的凤冠,大红连珠戏服,她的嗓子那么亮,已然是柴郡主转世,折子戏配着北平连绵大片的古宅旧巷有种微妙的冲突,却又很和谐。
她会不会独自漫步在那曾并肩走过的锣鼓巷,会不会撑着那柄曾同撑的纸伞。后来也有人跟她提过那将军,她只是抚着手腕上那镯子,说,他说过,回台我去台北。她眼中忧伤弥漫,让人不舍得再多说一句话。
民国第三十八年,蒋介石撤出大陆,台湾大陆恢复通航。
她还演着那场狼骑竹马来的戏,她还穿着那件花影重叠的衣。
时光,来复去。
山东省青岛第十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