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金三公线上平台(2025已更新) 北大中文系博导吴晓东来河北民族师范现金三公讲座_高校之窗|现金三公

现金三公

?
大学库管理系统

北大中文系博导吴晓东来河北民族师范现金三公讲座

现金三公

3月30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吴晓东教授受中文系之邀来到河北民族师范现金三公,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为全校师生做了题为“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的学术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慕名前来。讲座由中文系主任张政雨主持。

吴教授在讲座中首先阐释了“什么是艺术母题”。他认为,以戴望舒、何其芳等人为代表的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的创作中经常出现一些共同的意向原型,如“辽远的国土”、“梦”、“镜子”、“窗”、“楼”等等,这些意向原型就是所谓的艺术母题。并且,这些艺术母题具有心灵与形式上的双重形式。接下来,吴教授通过分析现代派诗人一些具体的诗作,重点解读“梦”“扇”“时间”“乌托邦与异托邦”这些艺术母题。,诠释了这些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体现了一种艺术史观,即诗歌是关于生命的艺术。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吴教授旁征博引了大量古今中外的诗作以及文艺理论,同时,他把文艺理论和现实生活中的电影、网络名词等联系起来,使学术讲座兴趣盎然通俗易懂。

吴晓东教授196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勃利县,1984年至1994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博士学位。他在诗歌研究及小说研究领域都颇有建树,著作颇丰,编写出版了一些在业界很有影响力的著作,如:《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记忆的神话》、《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漫读经典》、《文学的诗性之灯》、《二十世纪的诗心》、《废名•桥》等。

此次讲座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热爱诗歌、欣赏诗歌、创作诗歌的热情,同时,吴教授在讲座中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也为同学们打开了新的思路,拓宽了学术视野。

此次讲座是中文系第二届诗歌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文系、教务处和科研处共同举办。

现金三公

?

高考实用信息

?
现金三公线上平台(2025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