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血浓于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骨肉亲情理应是亲密深厚的。可从目前很多社会现象,以及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接待的众多青少年咨询个案情况来看,亲子关系的紧张越来越成为当前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们要么逆反对抗、出走、早恋、网瘾;要么很听话,但却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恐学、厌学,人际交往困难,社会适应低下。甚至出现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问题。对此,广大家长也很无奈、迷茫,这“严”也不是,“松”也不是,到底如何做才能搞好和孩子的关系,怎么才能把握合适的度?
燕园博思心理专家认为: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也和过去有了很大区别。而若干年来,父母角色的学习却没有明显的提高,也没有引起广大社会的重视 。如果家长还是沿用以往父辈或祖父辈的简单教育方式来复制新一代的话,就会举步维艰。
专家建议: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家长要放下架子,成为孩子的知己,那么亲子之间的沟通才能是顺畅的。那么,如何成为孩子的知己呢?以下几点可以借鉴一下:
1、了解孩子是十分敏感的
孩子的敏锐程度,可以知道你是否是出自于真心亦或是虚应了事,一个表情、赞美、或眼神,都可让孩子察觉出父母对他的看法,所以父母亲要注意,用真诚的爱来面对孩子。
2、孩子也有自尊
孩子也是一个有灵魂、有思考的个体,当别人羞辱他、拿他取乐时,他是知道的,所以父母应当尊重孩子,不要在人前数落孩子的不是,当孩子愿意分享自己的秘密时,父母也要作一位称职的倾听者及保护者,不要将孩子的秘密公开与人讨论,否则将使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大打折扣。
3、不要欺骗孩子
父母常为要得到孩子的合作,许下一些不太可能实现的诺言,这会使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不要一方面教孩子不要作放羊的孩子,一方面又大喊:‘狼来了!’
4、家长要善于学习,提高自己
为人父母者,不能一味要求孩子学习、改变。自身也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很多父母经常到处取经怎样教育孩子,其实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先垂范就是最好的教育。
5、不要作比较
许多父母由于求好心切,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好让孩子懂得发奋图强,其实这只会造成反效果,使孩子承受极大的压力与打击。
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是世俗的标准却使许多孩子个别的特质遭到抹煞,就连亲生的父母亲也无法给予正面的影响与保护,这不是很可悲吗?相信您的孩子,总有一天他会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的,现在的不如人并不代表他日后的成就也不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