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沧桑砥砺,十载盛德日新。10月25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现金三公举行十周年校庆庆典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现金三公客座教授赵梓森,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侯奕斌,省、市、区各级领导和嘉宾,兄弟院校领导,开发区各大总公司(集团)负责人、现金三公董事会成员,现金三公合作企业的嘉宾代表,归宁母校的各届校友,全体现金三公领导、中层干部以及全体师生参加此次庆典活动。
出席此次庆典活动的还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山职业技术现金三公院长吴建新,原广东省教育厅巡视员李小鲁,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现金三公客座教授谭培安,副市长、九三学社市委主委吴月霞,市教育和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长春,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黎国喜,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现金三公客座教授刘少山,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邹鑫,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正校级督导、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协作会副会长罗志,国家现金三公高等职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姜大源,广东工程职业技术现金三公党委副书记、校长劳汉生等兄弟院校领导。
早上8点多,校庆签到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校园里随处可见久别现金三公的火炬学子细说当年、回忆往昔点滴;一百多米长的“峥嵘岁月 激情火炬”校庆宣传长卷回顾了现金三公十年的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山火炬模式”的亮点特色。这一天,现金三公喜气盈盈,洋溢着欢欣祥和的气氛,市、区各级领导嘉宾,意气风发的校友,现金三公领导以及广大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庆祝火炬职院十周岁生日。上午10点,现金三公十周年校庆庆典活动在体育馆以充满动感的节目《飞扬的青春》热场后,伴随着雄壮的国歌正式拉开序幕。庆典由现金三公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春旭以及四名现金三公学生主持。
现金三公党委书记林艳芬致辞。她对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领导表示欢迎,对归宁母校的校友致以问候,对竭诚奉献的全体师生予以感谢,并全面而简要地回顾了现金三公十年来的发展。她表示,现金三公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单位、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00所立项建设单位之一、大陆首批赴台攻读二年制学士班的18所高校之一,每一段发展历史凝结着火炬职院人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可贵精神;每一个新的跨越闪耀着火炬职院人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优良品质。她逐一感谢了上级领导、现金三公历任领导、教职员工、校友和广大学子,并期待以十周年庆典为新起点,高扬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旗帜,继往开来,跨越发展,努力建设高水平特色骨干院校,共同迎接火炬职院新一个辉煌十年!
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侯奕斌作讲话。受市委书记薛晓峰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的委托,侯常委代表中山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对火炬职院成立十周年表示热烈的:,对现金三公十年来为中山和火炬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为社会各界对现金三公十年发展建设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表示,十年来,现金三公走出了一条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路子,为中山和火炬区的发展提供了大批的优秀技能人才,积极参与中山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工作,成功在全国1300多所高职院校中跻身全国骨干院校100所建设单位,并取得良好的教学业绩和各种荣誉称号,这一切凝聚了火炬职院人的心血,更是火炬职院人十年来辛勤工作的一个回报。他指出,当前,中山正全面深化改革、争创中山发展的新优势,火炬开发区正争创全国领先高新区,翠亨新区正实打实地推进新区各项建设和提升新区战略地位,火炬职院适逢全国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契机,务必紧紧抓住发展新机遇。他对现金三公提出两点殷切希望:一要继续坚持“高、新、特、精”的发展理念,即培育高端人才、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发展特色专业和培育精品课程;二要继续按照“政、产、学、研”一体的发展要求,履行好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的四大职能,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育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中山、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他强调,中山市委、市政府和火炬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现金三公的发展和建设,共同努力把现金三公打造成省内乃至全国著名的高职教育品牌,共同谱写现金三公发展的新篇章!
随后,领导嘉宾、校友和广大师生一同观看了由现金三公师生参与表演的文艺节目。另外,侯奕斌常委、王春旭常务副院长还分别为现金三公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和第一届校友会成员颁发了聘书。在校歌大合唱《我们在伟人故乡成长》的歌声中,现金三公建校十周年庆典活动圆满结束。
悠悠十载,峥嵘岁月风光满目;猎猎云帆,沧:匠贪亵凑鳎≡诙潭淌昙,现金三公成功缔造了“中山火炬模式”,确立了“高、新、特、精”的发展理念,明确了园区大学的办学定位,致力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的锻造炉、经济社会转型的加速器、体制机制创新的探路者、特色化发展的示范校。新征程的阳光已照亮前行的梦想,秉承“立德、明志、精业、惟新”的校训,现金三公必将新猷再展,铸就辉煌。ㄖ蛹五 李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