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下午15时,省作协会员、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叶雨青,重返阔别多年的母校,在河东大讲堂道德讲堂以“虞舜文化和传统美德”为题,就学习研究虞舜文化和运城现金三公师生作了一次生动分享。
讲座中,叶副秘书长从虞舜的来历、虞舜文化的生成、传统美德的源头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还就每一部分进行细致划分,深入解读。说起舜帝的来历,他用遥远传说、古籍史料将虞舜的悠久历史娓娓道来,为现场师生介绍了虞舜富有传奇的生平,使大家对这位原始社会的伟大部落首领有了初步印象,并增强了大家学习虞舜文化、传承河东文化的兴趣。
而后在谈到虞舜文化的形成时,叶副秘书长通过对《兄弟种麻》、《护雏惜牛》等小故事的刻画,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虞舜文化的形成。他说:“虞舜文化的形成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需要。虞舜文化的内涵集中表现就是仁爱、惠民、扬善、德孝,我们应肯定虞舜文化在社会教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一场虞舜文化之风拂过心头,让人深受教化。在讲到传统美德的源头时,他说:“舜帝孝感天地,开孝文化之先河,是中华第一个孝的楷模。于是乎,河东便理所当然地成了传统美德的源头。”勤劳勇敢、孝亲礼让、朴实节俭、仁义善良、爱国奉公、刻苦耐劳、惜廉重耻、和睦相助等都是虞舜文化所蕴含的道德元素,运城(古河东)在虞舜文化的熏陶下创造了许多灿烂的物质文明。虞舜文化作为传统美德的源头,对于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炎黄子孙的不断进步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最后他以朱子“太行山之高处,平阳晋州蒲坂,山之尽头,尧舜之所都也。其地人民朴陋俭啬,故惟尧舜能都也”的古语作结,寓意深远,发人深省。
讲座结束后,叶副秘书长在接受校园记者采访时,对母校近年来的喜人变化感到高兴、自豪。同时,他还表示非常感谢母校老师对自己的栽培。在谈到大学生该如何弘扬传统美德时,他说:“虽然现在大学生在传统美德的弘扬方面做了很多贡献,但还需要继续努力,做到文化层面与社会层面双向发展,共同为弘扬传统美德奉献一份力量。” 作者:文翠芳 朱 晋 杜 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