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罗珊在给七堇年的书序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所忘乎所以记录的不过是一次纯粹的感动。”
大学一年多的时间以其迅速的姿态涌进一个叫做“过去”的词里,这一年多做的事有很多,三分钟热度后放弃的也不少,唯有一件事,我一直坚持着,那就是坚持我的新闻梦,坚持对文字的热爱,对校媒的热爱。
起初,对于通讯员的概念我是没有的,只是觉得自己的作品能够变成铅字出现在网页上,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快乐。后来我加入了学校的翔宇通讯社,成为了《淮师青年》编写组的一员,到如今已经是《淮师青年》杂志的主编,以及院宣传部的部长。在这些进步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了许多、体验了许多、也感悟了许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通讯员,光是写好作品是不行的,还必须要具备思维敏捷的头脑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在这里,我知道了新闻的时效性,知道了写新闻的责任和神圣……
成为校媒人,我经历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写新闻,第一次做杂志……无数个深夜里,我独自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期待每一个字符都能化为油墨飘香的铅字跃然纸上;还记得与队友一起联动采访时的口若悬河;新记者挂牌仪式仿佛还是昨天的故事;发刊会上挥汗如雨的背影是我最美的记忆。
对于一个文字工作者来说,阅读量和好评无疑是对他最好的肯定。看到我的文章从我手中传递到各班级、校园,甚至传递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作品,这是一件无比激动的事情。这种甜蜜或许只有“我们”才懂。
从我担任了校刊杂志的主编和宣传部部长时就明白,我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不再是一名成员,我的身后,还有一群拥有一样梦想的伙伴,不再向以前一样享受老成员给我们带来的文字、摄影等方面的福利,我必须要把自身的综合实力变强,带着我的团队筑就我们的校媒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路走来,一路艰辛,酸甜苦辣,几多心血付诸其中。我知道相比于专业的传媒人,我相差甚多,但我依旧执着的学习着,努力着,乐此不疲。无论黑夜有多漫长,但黎明始终不约而至,不是吗?
能作为一名通讯员,能为校媒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是我大学生涯中最值得自豪的事情。大三的生活十分忙碌,然而我知道,因为有着对校媒的热情,通讯员这条路,只会越走越远。
淮阴师范现金三公 赵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