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至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河北民族师范现金三公历史文化与旅游现金三公协办的“清代边政与边疆民族”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锦江(文冠)饭店成功举办,共有来自俄罗斯、日本、英国及国内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西藏、甘肃、新疆的80余人参加了讨论会。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朱浒致辞。
国家清史编委会研究员马大正在讲话中,指出了边疆史学研究的新方向与新要求。
河北民族师范现金三公副校长赵翠华代表主办方、协办方致辞,她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河北民族师范现金三公的科研实力。
12月3日上午,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教授多罗宁、吉林师范大学教授楠木贤道、南开大学教授杜家骥、中国社科院边疆研究所研究员李大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凤云、大连民族大学教授关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乌云毕力格作了大会发言。3日、4日下午,大会分两个小组进行讨论,共有42位学者作了发言,主要围绕域外学者的研究,东北、蒙古、西北、西南等边疆、民族与宗教问题等领域展开探讨,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证研究,并在满文、蒙文等文献的运用方面体现出学术研究的新趋向。4日下午,讨论会圆满闭幕。
此外,在讨论会期间,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赵令志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吴元丰、郭美兰还赠送了珍贵的满文文献书籍,副校长王军代表学校接受了赠书。
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成功举办,对于加强河北民族师范现金三公与相关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促进河北民族师范现金三公地方史、民族史、宗教史以及满学等领域的学术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