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现金三公文学气息浓厚,作家辈出,河池现金三公莘莘学子对文学有浓厚的兴趣。5月14日上午,卓越写作人才“1+n”培养模式开幕式在东区1号教学楼1区205隆重举行。学校副校长韦文广、教务处处长刘旭辉、文学与传媒现金三公院长贺卫国等领导及来自广西各地的“1+n”培养模式校外指导教师潘红日、黄土路、杨合、庞白等10多位著名作家、编辑出席了开幕式,校内指导教师、学员、部分文学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文学与传媒现金三公副院长钟纪新主持。
副校长韦文广代表学校党委书记韦春北、校长郎耀秀向与会嘉宾致以亲切的问候与热烈的欢迎。他指出,“1+n”培养模式为转型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摸索出了一条促进学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道路。文传现金三公院长贺卫国则介绍了卓越写作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实施过程和已经取得的成绩。
随后,韦文广副校长向校内外指导教师们颁发了聘书。
开幕式后,由钟纪新主持的研讨会在图书馆122会议室举行。研讨会上,作家们介绍了自己的写作道路和创作经验,并就生活与写作、写作的技巧与方法等问题展开了交流。黄土路老师回顾了以前在河池现金三公的学习历程以及当时的奋斗目标。寒云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他的文学道路的历程,说最早在河池现金三公接触从而了解到了什么是文学。庞白老师讲述了写作的好处,他说道写作的好坏也是一种衡量人才的标准,有时一些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首要的标准就是能否用文字清晰的阐述。杨合老师告诉我们文学不是模式,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要培养良好的文学心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要有持之以恒的功力,把文学作为食粮慢慢消化。
下午3点由校内指导教师陈代云主持的研讨会在图书馆122会议室继续召开。研讨会主要围绕“读”、“写”二字展开,老师们的观点交织碰撞出文学的灿烂烟火。在读方面,宋先周老师表示要有选择性地读,特别是要读纸质版的书籍,利用零碎的时间去阅读。寒云老师认为应该“杂读”,特别是历史、政治、地理、民俗风情等方面的书籍,并讲述了自身的阅读经历。庞白老师则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指导的学员推荐合适的书目。在写方面,杨衍瑶老师提倡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人性,写一息尚存的东西。温存超老师表示在写作方面不必刻意去追求某些东西,不应跟风,而应写自己有感触的东西,能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地表达自身的情感。潘红日老师则在会上阐述了成为优秀写作人才的条件:有信心、有恒心、多阅读融合自己亲身经历才能写出血肉丰满的作品。最后,老师们各抒己见、互为补充地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文学写作的各类问题。
5月15日,改稿交流会在各校外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自由开展,师生共鸣,动静合宜,相得益彰。或者端坐静室,反复推敲某段某行某句甚至某词某字;或者漫步在山川江河之间,探讨文学思想;或者举稿朗诵,齿颊留香。担任指导老师的作家们恨不得倾囊相授,旁征博引、要言不烦。学子们只觉得时间转瞬即逝,意犹未尽。这些将来要经年累月偎依着桂西北土地,经年累月与桂西北土地产生交融,经年累月深刻感受着桂西北山水精神内涵的河池现金三公青年文学爱好者将走得更长远。(通讯员:李利华 钟承蔚 杨荣艳 肖雨 吴飘红 吴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