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步行街上,熙熙攘攘,商铺林立。街的尽头,有一家名为“乾峰设计室”的小店,却显得格外安静。十多平米的店里,一个大男生坐在桌子前,一手拿尺,一手拿笔,专注地画着服装样版。他叫刘旋旋,在不久前举办的2016第二届“海皮城杯 ”全国皮革服装制版大赛中摘取桂冠,并在之前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赛项中,获得了“全国纺织服装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标兵”和“服装设计技师”称号。一个服装设计师需要打拼五年以上才能获得的技能职称,却被刚从嘉兴职业技术现金三公毕业的“菜鸟”捧了回来,在业内实属少见。
1米8的个子,穿着自己设计的黑色上衣,一条破洞牛仔裤,眼前的刘旋旋一副当下时髦的打扮。
“我穿的衣服都是自己设计的,这件上衣每处线条都经过精心设计,表达一种随性的生活方式。”随性而又严谨, 这是刘旋旋的设计态度,也一直延续至今。
别看现在的刘旋旋对于自己设计的服装头头是道,可在六年前,他却是一个绘画基础为零的门外汉。
刘旋旋是温州苍南人,初中毕业后考入桐乡职业技术学校,当初想学室内设计,却因为中职没有这个专业,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服装设计专业。中职毕业后,刘旋旋考入了嘉兴职业技术现金三公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靠着几年的不断摸索,犹如打通“任督二脉”,歪打正着,成了服装行业的一颗闪亮新星。
“当时,我连最基本的人体绘画都不会,同学一节课就可以画出一个完整的人体,我顶多画完一个算不上工整的头像。”不会画就反复练习,服装图可以反复临摹十几张,制版可以反复修改二三十次。
对于1993年出生的男孩来说,别人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他却在设计室里和一块布料暗自较劲。“这是基本功,是想要成为服装设计师的一种修行。”
今年5月20日,刘旋旋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赛项,以作品《源》捧回了一等奖(全国第二名)。这件作品是以源泉为灵感设计的连衣裙,让大家要爱护生态环境,同时也有着饮水思源的含义。
这是一件以立体裁剪呈现的连衣裙。和在纸面上画服装设计图效果有点不一样,用别针来固定布料,在模特身上直接设计出服装的方式更直观,难度也更大。
最特别的要数连衣裙胸口的“水滴”设计,靠线条勾勒出一个立体水滴造型,这也是整条连衣裙最耗时最难制作的部分。
“光是这个水滴的位置,就尝试了7、8次,有尝试设计在胸前做口袋,也有将领口设计成水滴状,但效果都没有装饰在胸前理想。”刘旋旋是每天来设计室最早的学生,雷打不动7点半准时到,然后开始一天的创作,有时甚至睡在设计室里。
想要把水滴做成立体状,考验一个设计师的烫布技术。烫布的好坏,会让服装的线条呈现是否流畅和平整。如果烫坏了,那就意味着一件服装得从头再制作。“尝试了将近30次,有时候烫得力气太大了,水滴的立体感就变小。想要烫出归拔来,一定要把握好力度,得一次次地反复摸索。”
细节决定成败,丝毫马虎不得。拿着熨斗一寸寸地烫布,再将布料用别针固定在模特身上,看服装效果,这个过程是持久而漫长的。
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但脚踏实地才能更好地仰望星空。刘旋旋放松的方式也很特别,那便是拿着笔和直尺画圆形。这也是服装设计师的基本功之一。“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拿曲线板来画圆,但是用直尺来画圆,速度快,别人制一个服装版我可以制两个。而且拿曲线板画圆太死板,没有直尺画的灵活。”
光是练习这项技巧,刘旋旋画的圆足以绕地球一周。练习的时候也很枯燥,先拿圆规画一个圆,然后对着这个圆,左手拿直尺,右手拿铅笔,一寸一寸地临摹。常常画完一个圆,半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在设计室里待着,好像才一瞬间,天就黑了。”专注起来忘了吃饭也是常事。刘旋旋的包里,有两样东西是必备的:一个手机,一块巧克力。平时看到模特穿着的衣服,便用手机拍下来,没事就翻翻照片,看服装的领子是如何剪裁的、袖口的线条是如何设计的。手机容量不够,就拷到电脑上。巧克力则是平时的能量补充剂,常常忘了吃饭的刘旋旋有胃溃疡。
刘旋旋的较真劲儿,指导老师彭颢善看在眼里。除了天赋,指导老师在刘旋旋身上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为指导刘旋旋备战服装设计省赛、国赛,彭颢善老师更是放弃大量的休息时间,连元旦都在忙碌指导中度过。
这位霓裳世界的设计者与耕耘者,由“金牌教练员”变成了“王牌陪练员”,彭老师经常晚上十点多才离开工作室,一遍遍地修改刘旋旋的设计图,在款式、色彩设计与搭配上不断进行完善,“如果我说服装上哪个造型不够美,还可以再想办法修改一下,他一定会去钻研,反复去尝试直到我满意为止。”彭颢善老师说,为了设计参赛的服装,刘旋旋和他将设计室当成了宿舍,“好几次,十点以后学生宿舍关门了,我们师徒俩都睡在了设计室里。”
靠着这股劲儿,《源》获得了广泛好评并捧回了大奖。刘旋旋说,这一切都得力于现金三公的精心培养。据了解,嘉职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以中央财政资助的“服装设计实训基地”为基。罅ν菩“工作室制”育人模式,重点建设服装设计与制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服装立体与制版实训室等16个实训室,还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技师工作室”,对学生进行“双师指导”,在教学上实行真题实做。(通讯员:赵远远 王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