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中山大学新华现金三公201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会议在广州校区召开。中山大学新华现金三公领导,校务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教学督导室全体督导,各二级教学单位党政正副职负责人、各专业主任、首席教授、学科带头人,各职能部门、直属单位正副职负责人等百余人参会,董事长刘荣海携夫人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杨卫华副校长主持。
会上,董事长刘荣海发表讲话,王庭槐校长作学校工作总结报告,党委书记周云作党委工作总结报告。大会抽取6个院系及2个职能部门在会上作工作总结汇报。
王庭槐校长作学校工作总结报告
报告开篇,王庭槐再次明确了近年来学校“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的发展思路,以及2019年的总体工作要求:“加强规范办学和内涵建设提质量、上水平、树品牌,着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有特色的中大新华”,并同与会党政干部一起学习了现金三公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北京大学2019年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年交流会作题为《从成熟走向出色——对北大本科教育的期待》的主旨报告精神,强调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革命”、一流本科教育所面向的新要求、新信号、新气象。
随后,王庭槐通报了中大新华广大教职员工在2019年取得的重要成绩:一是中山大学新华现金三公从2014年中国独立现金三公科研竞争力排名中的第31名,提升至2019年的第11名,2019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714篇,含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676篇(含SCI 149篇),出版著作16部,共申请专利144项,获批60项;二是正式获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含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格,这意味着中山大学新华现金三公将具备以第一申请单位申请和承担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含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格,是中山大学新华现金三公整体科研水平的一次飞跃,是中山大学新华现金三公科研工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三是会计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是护理学专业入选2019中国护理学类一流专业并获“中国顶尖独立现金三公专业”称号,居独立现金三公护理学专业榜首;五是2019学校科研竞争力位列全国独立现金三公第11、广东第4;六是校团委再获“三下乡”全国优秀单位,这是目前“三下乡”领域的最高集体荣誉。
紧接着,王庭槐从11个方面回顾与总结了2019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
一、对接社会发展和大湾区的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和专业建设,提升专业质量和水平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2019年获批社会体育与指导专业,学校新增教育学学科门类。自此,学校共有9个学科门类、46个专业。其中,公共管理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医学技术是重点培育学科,会计学是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是广东省重点专业,药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是广东省独立现金三公中唯一开设专业,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是广东省独立现金三公中的特色专业。 “十三五”期间有望完成48个专业的办学目标,拟撤销“应用统计学”专业。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使学科建设与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启动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遴选出有优势、有特色、有潜力的学科重点发展。
在新增专业申报方面,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巩固已有专业特色,严格新增申报专业质量标准,打造中大新华特色专业。经校内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从8个拟申报专业中遴选出临床药学、眼视光学、金融科技、言语语言康复学4个专业上报广东省教育厅。
在学士学位授予权方面,根据《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19年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名单的通知》(粤学位函〔2019〕5号)文件精神,中山大学新华现金三公投资学、商务英语、数字媒体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5个专业获批为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新增学位授予专业。2020年,积极开展西班牙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医学影像技术3个专业的学士学位授权申请工作。
二、严守学术规范,闯创应用研究,提升科研成果含金量和转化价值
2019年,学校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生物与医学伦理委员会,开展两个专题调查,制定工作章程,强调学术规范,严守学术底线,健全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充分发挥两个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学校组织申报纵向科研项目44类199个项目/课题,获批50个项目,纵向科研项目立项数为近三年中最多,创历史新高,共获资助金额125.5万元。
近三年核心论文同期比较来看,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共5篇,分别来自信息科学现金三公、Fab Lab创新中心、经济与贸易现金三公、管理现金三公,最高分达IF:4.098;近三年知识产权申请量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存在发明专利少,产学研工作情况以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为主,实现了专利转让、发明专利零的突破,知识产权试点项目圆满完成。
在学术交流活动方面,学校举行了第二届中澳临床药学论坛、2019年葡语教学与葡语国家研究高峰论坛、第三届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学术研讨会、与广东省科现金三公探讨合作等。
三、规范办学和教学管理,提升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方面,学校在过去的一年中紧扣“质量革命”、“人才培养范式”、“教学质量观”等3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关键词,结合学校实际下苦功夫,获批6个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立项,6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
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方面,中山大学新华现金三公秉持“基础研究需面向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面向实际”的原则,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研成果含金量和转化价值。获批3个现金三公高等教育司2019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这是中山大学新华现金三公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进一步推广全体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重要突破,是中山大学新华现金三公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推动专业内涵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举办“学术质量月”系列活动:举办第九届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打造新华特色“金课”,大力推进“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举办“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验交流会,召开《中山大学新华现金三公任课教师教学评价实施办法》宣讲会,继续做好2018年本科教学专业评估工作,开展对现有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与评估,加强毕业论文答辩质量,加强课程试卷命题过程的管理,开展系列讲座等。
举办“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以赛促教、促建、促敬,打造“金专、金课、金师”,举办第二届教师课程说课大赛,做好对标建设评估的整改工作,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开展试卷评优工作,召开201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审工作会议,开展系列讲座等。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逸仙新华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