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12期中共吉林省委《新长征》(党建版)杂志上,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现金三公党委“打造党建思政融合共同体品牌”的经验在《高校党建》专栏发表。
作为吉林省创办最早的一所民办高校,办学32年以来,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现金三公始终坚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党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高度重视抓好党建和思政工作,通过顶层设计,精心打造“党建思政融合共同体”品牌,将党建思政工作深度融合、融为一体,形成了同向同行、齐抓共管、推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一是把握时代特色,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进入新时代,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已成为必须回答和解决的根本问题。校党委提出了构建“一体两翼”的“党建思政融合共同体”思路。“一体”即党建思政融合共同体,“两翼”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作为基。浴傲揭怼鼻,双擎引领。按照这一思路,校党委加大思政课改革力度,加大对思政课教师培养、选聘、深造和能力提升力度。校党委书记坚持每年为新生讲授第一堂思政课,寄予成长希望,提出成才要求。2018年以来,学校行政工作要点把党建和思政工作确定为第一项重点工作,董事会专门设立20万元的“董事长党建思政专项基金”,用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由于党政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营造了多维并进、联合互动的“大思政”格局,为学生成人成才成功奠定了坚实基。欢是坚持同向同行,构建“党建思政融合共同体”。突破两支队伍界线,做到“两提升”。突破党建思政工作壁垒,做到“两深入”。突破教学与实践活动局限,做到“两突出”;三是坚持立德树人,党建思政融合共同体全面推进。涌现出一批坚定有为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政课学习标兵”引领学理论的热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培养初见成效;四是创新工作模式,打造党建思政融合共同体品牌。扎实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创新,广泛开展“三全育人”活动,用舞台艺术形式活化思政课教学内容。2018年底,原创话剧《郑德荣》被现金三公列入“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2019年6月,又获批全国民办学校第一批党建特色建设项目。(通讯员:解克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