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方式,也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今年暑期,兰州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奔赴省内外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奏响了社会实践进行曲。
积极动员 精心组织
学校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主题,以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校友寻访、返乡公益、关爱留守儿童、生态环保宣传等内容为重点,以集中组队和分散返乡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经过学生团队申报、现金三公推荐、校团委评审,共组建集中团队100余支,参与志愿者1300余名,还有近4000名志愿者通过分散返乡的形式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在出发前,学校向每个团队下发了《兰州理工大学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手册》,召开了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培训会,从社会实践的立项情况、活动组织、宣传要求、成果凝练、安全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培训,让实践目标更明确、实施更顺畅、成效更突出,同时,增强了实践队员的安全意识,让志愿者们带着学校的叮咛嘱托前行。
坚守红色信仰 传承红色基因
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上,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们注重利用好甘肃这片红色土地上的资源优势,重温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深化了“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教育实践的成效。
7月28日,兰州理工大学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举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校团委全体工作人员、“追寻西路军足迹,重走红色之旅”实践团的队员们参加了挂牌仪式。基地的建立将进一步拓宽兰州理工大学党史学习教育渠道,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提高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仪式后,师生认真参观了红西路军纪念馆,直观感受红西路军不惧艰险、不怕牺牲、舍身为国的高尚情怀。师生在参观的过程中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传承和发扬好红西路军精神作为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的特色载体和有力抓手,把红西路军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化作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榜罗镇红色历史挖掘与宣传实践团前往甘肃省定西市榜罗镇,通过“学”—— 仔细认真学习馆内所有史事材料和文物,了解会议背景、内容;“访”—— 寻访当地老兵和老党员,听取红军的故事,感悟红色记忆,体验红军的艰苦生活、追忆革命精神;“讲”—— 通过深入学,讲述榜罗镇红色革命故事,传承长征精神;“行”——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坚持学习传承长征革命精神,深入挖掘榜罗镇会议革命文化,传承长征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在这里,师生们也在认真准备着“踏寻百年党史,讲述甘肃红色故事”最新一期的宣讲内容。
在哈达铺镇,“小小眼睛看大大世界”实践团队正在开展红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专题调研。他们通过参观宕昌县红军长征纪念馆、走访药田、入户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寻访红色足迹,聆听党史故事,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奉献祖国、服务社会。
与此同时,在会宁红军会师楼、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西宁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地,都留下了红柳学子追寻红色足迹的身影。在实践途中,各实践团队巧妙利用行车时间、就餐时间、午休时间等零碎时间段,开展唱红色歌曲、忆红色历史、讲红色故事、记红色名言等“微活动”,让红色教育变得生动具体,从而将红色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实践行动。
聚力乡村振兴,筑梦陇原大地
聚力乡村振兴,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力者,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青春力量,是青年学子的光荣使命。今年暑期,兰州理工大学的社会实践队伍走进深入农村基层、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调研基层特色产业、乡村生态、基础教育现状等,为陇原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材料现金三公博士团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科技报国”为主题,赴金昌市金川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搭建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多功能的实践平台,全面探索实践育人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学校科技教育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以实现专业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
设计艺术现金三公、材料现金三公“乡村微景观”营造社会实践团赴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东湾村、双湾镇龙寨村、天生炕村,开展美丽乡村“微景观”营造实践活动。通过对乡村边角地块、房前屋后、街头巷尾闲置的主要墙面进行设计制作,绘制乡村振兴主题墙绘,创建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乡村微景观,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电信现金三公“元谷堆上的红柳青年”社会实践团赴甘肃定西市元古堆村,以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开展社会实践。经过前期调研,实践团队根据自身专业特色,依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等科创比赛制作出相应的科技创新作品,团队设计出鹿脸识别系统,助力梅花鹿养殖管理。对于羊肚菌、中药材种植产业,实践团队依据学科优势,设计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室大棚智能土壤检测灌溉系统”,并且利用此次社会实践在元谷堆村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及实验验证,把自己的科技创新扎实地做在田间地头、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除此之外,法现金三公“红柳青年代言乡村振兴”实践团、土木工程现金三公“诺亚方舟”实践团、机电工程现金三公“科技助农”实践团、设计现金三公“探寻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实践小分队等,分别深入甘肃省东乡县、武威市民勤县、甘肃省武山县鸳鸯镇、礼县永兴镇爷池村、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等地,发挥专业特长,深入了解农户家电、农机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帮助农户排查农用机械安全隐患,并开展为乡村特色农产品代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言、特色美食代言等实践活动。
理论宣讲接地气 青春服务有新意
在农家小院中,或是厂房、校园、社区里,时常能看到青年宣讲员在讲述党史故事、传播党的声音、宣传党的政策,那就是兰州理工大学的“青春宣讲员”,他们用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青言青语”和小道理、小故事,不断将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到基层一线、送到百姓身边。
“一把小军号的故事”、“写自战场上的情书”……石化现金三公、理现金三公的同学们深入东乡、靖远等地,“绘声绘色”地把党史故事、新思想、新政策、新精神的精髓描绘出来,用聊家长的方式送进群众心中。
“甘南行—云端上的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了解夏河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新举措,并宣讲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相关政策举措,围绕群众关心的村容村貌整治、农牧民增收、各类惠民政策等进行了讲解。
除此之外,“庄浪行——你我的安全之约”实践团深入庄浪宣传普及安全知识;电信现金三公“禁毒防艾少年行”实践团奔赴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志愿者深入当地县区、禁毒机构、学校、疾控中心等地,围绕“禁毒防艾”开展宣传活动。“抵制高价彩礼”、“民法典宣传”等宣讲活动聚焦百姓实际需求,进一步坚定了基层群众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的信心和决心。
大手拉小手 真情献爱心
为了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关爱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红柳青年积极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所学在假期帮助留守儿童,开展暖心行动,也让大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感受到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赴陇南徽县石佛村开展暑期“三下乡”义务支教活动。通过作业辅导、兴趣课堂、主题演讲、讲党史故事、救护知识培训等内容,帮助小朋友们学习知识、增长见识。
“元古堆上的红柳青年”关爱留守儿童小分队的志愿者们举办了“大手拉小手”活动,与当地留守儿童一起零距离接触。活动中实践队员们讲述红色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正是许多先烈的牺牲才换来现在的新中国,坚定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诵读红色诗歌,在朗朗读诗声中感重温革命岁月,坚定理想信念;耐心地教授小朋友正确发音以及如何正确的查阅字典,查询生僻难字的读音。实践团队同时携带了一些基础电学实验器材,与当地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实践。通过实验,让小朋友们了解电子电路、电流流动、闭合电流等知识,提高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在小朋友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热爱科学的种子。
第十届“陇南营”的同学们来到陇南文县中庙镇木家坝村,开展水资源保护环境、垃圾污染及分类、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支教,结合净水小实验操作和外出水质检测调研的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水资源污染和保护现状,用“让垃圾回家”的游戏互动形式让孩子们体会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向当地学生普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小朋友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感染了我们。”经济管理现金三公“巩固乡村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实践团的同学们说。他们来到甘肃省陇南市草坪乡,了解到草坪村有许多留守儿童,村子里经济来源单一,大部分青壮年们都选择外出打工,儿童们大多与老人生活在一起。针对这些特殊群体,实践团成员进行了走访探望,带上了铅笔、本子、橡皮等爱心物品,来到小朋友的家中,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对小朋友进行学习辅导,有的帮忙清洁屋里居外卫生,还有的成员发放学习用品。“我们希望用爱心接力,以梦想传递梦想”。
在庆阳市宁县玉村,石化现金三公“童心向党,奔赴远方”无边界队的志愿者正挨家挨户进行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在了解了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后,他们安排了“我和我的祖国”红色影视观看活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颂党歌唱,并通过海报及板报、视频的方式宣传普及党史和健康教育知识,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在出发前,志愿者们规划了很长时间,一起备课,查阅资料、一起探索最佳的辅导作业方式,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些孩子们。
在东乡族自治县马场村小学,设计艺术现金三公“创意绘画打造乡村文化,设计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了手绘“四史”文化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及留守儿童艺术认知培养活动。本次墙绘总长度超100米,高1.8米。实践团将四史内容通过简单的卡通人物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现给小朋友。实践团成员还利用自身美术专业知识给当地的学生带来了充实又精彩的美术课,成员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设计成漫画图让孩子们进行填涂,并在填涂过程中不断讲解,帮助孩子们理解图中含义。
外国语现金三公“双语课堂 为爱护航”实践团队在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大庄村开展了以“双语课堂 寓教于乐”为主题的义务支教活动,暑期作业辅导、口语课堂、党史教育、互动游戏等,为村里的小朋友创造一个充实、有趣、美好的暑假,助推乡村教育振兴。
接下来,兰理学子将继续深入社会、了解基层、服务群众、锻炼成长,不断续写社会实践新篇章,努力学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在实践的道路上谱写出无悔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