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子夜时分的宁静,由于疫情影响,居家办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常小全老师,接通电话,传来了学生王倩(化名)兴奋的声音:“谢谢常老师,我的心情好多了,今晚我会踏踏实实睡一觉了,谢谢老师,这些天给您添麻烦了!”
王倩的心情最近特别差,她在入校前本来就有一定的情绪障碍,长期进行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由于疫情,特别是校园封闭,对于王倩原本脆弱的心理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从电话的语气中,可以听出她经过几天的咨询,今晚心情好多了,常小全老师如释重负了!
张小雨(化名)拨通的是兰州职业技术现金三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张彦森老师的电话,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咨询后,她说:“虽然疫情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但我们要学会调节情绪,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疫情、看待生活。” 通过线上的心理疏导,她开始放下心理负担,坦然面对疫情,坦然开始这段特殊的学习生活。
这只是二十余天兰职战 “疫”中,老师们接听24小时心理健康支持热线的工作缩影。
疫情面前,共克时艰。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兰州再次爆发以来,现金三公党委高度重视,率先行动,引导师生积极投入到这场抗击疫情的硬仗当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力守护师生身心健康,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文关怀,积极投入到兰职战 “疫”中,与全院师生“疫”路同行,同心战“疫”。
开通热线网络咨询 守护全院师生贴心
为更好地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党委学工部第一时间开通了24小时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值班值守,负责接待相关院系师生的热线电话和网络咨询。自3月8日起,共接待电话、微信、QQ、邮件等咨询 50余例,全天候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
加大科普宣传教育 增强全院师生信心
为帮助师生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缓解因疫情产生的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们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两大平台,定期推送疫情防控心理科普知识和自助技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通过心理互助协会、心理健康辅导站向同学们宣传心理防疫知识,推送心理健康、心理保健小视频,组织开展心理防疫主题活动。这些举措有力地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改善了学生的情绪状态,强化了学生对疫情的科学认识和理性态度,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
推出视频聊天自测 确保咨询学生安心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在评估科学、规范的基础上,老师们通过视频聊天,帮助咨询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状况,通过放松训练,调整状态,为兰职学子放飞梦想,做好“心”的准备。
进行团体心理干预 突出心理帮扶精心
为帮助学生缓解焦虑、烦躁和抑郁的情绪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们,以心理互助协会学生干部为主的心理团体朋辈小组,在线或下沉学生宿舍,提供心理帮扶。对部分学生进行焦虑、抑郁和压力测试,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正能量、学会自我疗愈。
开辟时空网络连线 创新心理教育形式
“信箱,信箱我又来了,信箱今天兰州果然清零了,离胜利越来越近了,我觉得马上就能回家了,今天是满课,我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呀,所以这么晚才给你发消息,今天三餐都吃得很饱,我觉得很满足,今天又是快乐的一天!”,“信箱,信箱,今天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了,也已经整整封了一个月了,好想回家呀”。
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解忧邮箱”中最近收到的部分邮件。
为了在疫情防控期间给同学们穿好“心理”防护服,提供多渠道反映问题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推出“解忧信箱”提交问题活动,针对学生通过邮箱反映的不同心理困扰问题,组织研讨,形成专业回复意见,帮助同学们走出低迷情绪,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免疫力。“解忧邮箱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参加,一份清单就是一个期许,同时也是一次心灵情绪的释放。”活动的策划者之一,来自心理互助协会的周胜利同学开心地说。
压实每日工作责任 定时开展线上排查
党委学生工作部召开全体辅导员工作会议,要求利用每日一班会,及时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动态摸排学生心理状态,建立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台账,与现金三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好对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情况。
战“疫”进行时,师生“心”相伴。虽然兰职学子们离家千里封闭在校,但在兰职这个大家庭中,却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每一位老师用心、贴心、暖心、尽心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为封闭的学生们打造了安心、放心、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老师们以爱为砖,用心筑墙,尽最大的努力、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确保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让我们共同度过这段温暖、幸福、安全的特殊时期。(发布人:孙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