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集结号”到“冲锋号”,辽宁建筑职业现金三公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响应号召,积极作为,冲锋在前,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让鲜红的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舌尖上的安全“卫士”
3月13日,餐饮服务中心主任王若晖抱着“不到疫情解除不回家”的决心最早一批驻校。封校40多天,他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坚持“师生至上”的信念,为全校7000多名师生的“一日三餐”保驾护航。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保证食材稳定供应,王若晖提前筹备,督促餐饮企业龙源集团做好米、面、油等主要食材储备,对于库存不足的食材及时进行补充,并确保新鲜蔬菜供应不断,主要食材须满足学校月余使用,坚持做到疫情期间食堂全部菜品“不涨价、不减量、不降质”。同时,他严把食材质量关,追溯食材来源,建立规范台账,让师生吃得安心、放心。
王若晖不断思考并改进服务细节,采取多种措施全方位保证餐饮服务质量。网格化管理后,取消了堂食,他紧急联系并购买了12万元的优质餐盒,并按照学校规定免费提供给学生;制定推出了营养菜谱,荤素搭配,保证每日菜品不重样;建立特色档口学生微信群,采取订餐制,满足不同学生用餐需求;将自己和南北校区食堂负责人的电话号码公布给师生,晚间走访学生寝室,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作为餐饮服务中心一员,我要用贴心的服务,让师生吃得暖心。”
为保障师生餐饮安全,王若晖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制定每日例会制度,层层压实责任;带领员工每天进行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落一人”,一旦发现疫情,可“寻根溯源”;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全面掌握每一名员工身体健康状况和动向,确保员工安全上岗;设置取餐分流线、排队间隔线,尽可能避免取餐时近距离相互接触。
疫情期间,食堂消杀尤为重要。王若晖组织员工进行专业消杀培训,叮嘱他们加强食堂全面消杀,不留任何死角;严格执行操作间餐厨具的清洗消毒、食品安全检查和食品留样等操作规范,并严格按要求记录;在食堂入口处设置手消毒点,确保取餐时卫生、安全;食堂后厨实行全封闭管理,非本食堂人员严禁进入。通常晚上10点关档后,王若晖还要带领相关人员对各档口进行夜查,保证剩饭剩菜不过夜,半夜才能回到办公室休息是常事。
封校期间,餐饮中心驻校员工开足马力,全力以赴保障师生用餐需求。王若晖把大家的付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常说:“最早的员工凌晨4点就开始忙碌,最晚的晚上11点后才能回到宿舍。他们都在克服个人身体和家庭困难默默奉献着。”为了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他邀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杨露老师为大家做团体心理辅导。
家事、国事自古难两全。王若晖的父母和岳父岳母都已经80多岁,他的爱人曾在灯塔出现疫情时作为专家组成员紧急驰援,他只能通过电话来了解双方老人的情况,即使他们日常遇到了困难也只能心里干着急。自校园疫情防控保卫战打响以来,王若晖始终冲在校园防疫和饮食保障的最前沿,身先士卒,以上率下,与餐饮中心员工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党旗在抗疫行动的第一线高高飘扬。(文字:黄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