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三公分
新增加的内容:知识的表征和类型、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内容表述调整:迁移理论的要求概括化。
删除内容:学习风格与教育、学习动机的作用。
(四)统计和测量
备考中,最让大家头疼也就是这两门课,偏向于数理的统计尤其使大多数三跨考生忘而却步,在这里,我们告诫考生千万不要一头扎进公式的汪洋大海,而要着重理解掌握统计的思想,统计的理论内核,这才是致胜之道。
心理统计
新增加的内容:
协方差分析,统计功效与效果量,一元线性回归的曲线方程,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
内容表述调整:
抽样分布具体化: t分布、F分布、样本平均数的分布。
心理测量:
新增加的内容:测验标准化,心理健康量表和发育量表。
内容表述调整:
项目反应理论具体化:单维性假设与项目特征曲线、单参数模型、双参数模型和三参数模型、项目信息函数与测验信息函数,概化理论具体化:方差分量的估计、概化系数与可靠性指数、G研究与D研究。
根据统考的考试特点,大纲的分布特点及心理学的学习规律,对于基础课程如普心,发展教育,应该采用网络化记忆,把考点在网络中记忆,把难点疑点在学科整体建构中逐步解决。具体说,比如,发展一定把握一条明线,人的全程发展,两条暗线,人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在这三条线的交互作用下有很多人生全程发展的关键点比如童年期,青春期等,这在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中有着详细的论述和解释。对于这些常见理论,考生要非常熟悉,争取做到知识提取的自动化,以节约考场时间和释放考试时的短时记忆空间。
对工具学科,做题不是万能的,但不作又是万万不能的,测量统计尤是如此,面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思想体系,不对统计公式加以演练,遗忘就会加速,在我们认知心理学中有种观点认为,对材料的加工深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记忆效果,而做题恰好是一种深度加工,
凡事过犹不及,当作题太多不仅是资源浪费,而且会冲击原有认知结构,因此,精作题,作精题才是我们的首。热缋暾嫣,名校真题,经典教材的重要例题。对于实心,要求就更高一步了,当复习完一部实验心理学时,对科学精神,科学研究程序了然于胸,能不断潜移默化到经后的其他学习分支上,这才是合适的定位和目标。
今年大纲的变化使广大考生措不及防,其实这些变动在今年三月初就已和大家讨论过,大纲新增的内容一定和我们近年来心理学界的研究重点相一致,就看一个考生是否能够对我们的科研界的热点表示关注,如果真能做到这些,相信2011考研是难不倒广大考生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