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资源、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 师资结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行政化管理等问题进行,提出了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66-02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数量、质量、层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以规模快速发展为标志的扩张式发展阶段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效益的内涵发展新时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明显
(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1999年以来,云南省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高等职业教育由高等教育的补充地位逐步提升为高等教育主渠道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已达到相当的规模,高等职业院校数、年招生数、在校生数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均占很大的比重。2009年1月,全省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35所,其中公办院校27所、民办院校各8所,高职院校数占全省高校数61所的57.4%。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23 835人,占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数347 732人的35.6%。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招生人数,云南省高职院校数已占云南省高等教育“半壁江山”。
(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在政府办学为主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云南省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大型企业和社会参与合作办学,现已组建了企业和高等职业院校广泛参与、跨地区的省级行业性高等职教集团8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4个,形成了以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使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优质资源共享成为现实,培养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急需的短缺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二是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为加快云南省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了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建设、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速度,形成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三)办学特色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已初步形成了既区别于传统普通高校,又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为:一是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二是各高职院校根据专业或专业方向所需的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调整教学结构,增加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开辟了校企联合共建的联合办学模式,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办学的规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