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育内容,三个年级都有安排,虽然理论基点不同,教育侧重点不同,但教学要求在内容的循环往复中逐渐提高,足见这一内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分量。
高中三个年级进行对外开放政策教育的共同点:
1、坚持一个国策——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高一教材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为题阐述了三个理由,即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必要条件。高二教材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为题,阐述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高三教材以“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为题,阐述了“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以看出,尽管各年级教育的理论基点不同,但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引导学生认真领会。
2、处理好一个关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三个年级的教材在阐述对外开放政策时,都十分明确地指出,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把二者结合起来。高一教材指出:“为了更好地贯彻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平等互利的原则。”高二教材指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高三教材在给对外开放的定义中,也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对外开放的基。⑶掖颖Vす倚灾屎凸依娴母叨,指出在实行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3、提高一个警觉——国外敌对势力总是利用我国对外开放的机会,极力兜售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对我国进行“分化”和“西化”。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是为了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而国外敌对势力本性不改,亡我之心不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其原因之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分化”和“西化”的结果。他们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对我国进行渗透的活动也从未停止。有的人对这一点认识不清,嗅觉不灵。甚至有极少数人还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分化”和“西化”的内应!三个年级的教材都把这个“警觉”鲜明地提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教育的突出位置,提到了师生面前。
4、注重两个方面——既要虚心学习和借鉴外国的长处,又要坚决摒弃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各种腐朽的东西。正是基于上述警觉和严酷的国际国内现实,三个年级的教材在阐述对外开放政策时都鲜明地强调要注重这两个方面。如果说高一、高二的教材还只是从经济建设的角度,从现代化建设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关系上阐述要注重两个方面的话,高三教材则更是从政治的角度,从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高度,庄重指出,在实行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分化”的图谋,必须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的图谋,联系实际,深感注重这两个方面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5、反对两个倾向——既要反对盲目排外,又要反对盲目崇外。这是正确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思想保证。反对盲目排外,就要反对封闭保守、关起门来搞建设的“左”的思想,就要把澄清我国的对外开放与过去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实行门户开放等同起来的错误认识,坚定地实行对外开放。反对盲目崇外,就要反对“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民族自卑感和民族虚无思想,就要反对一切照搬外国的“西化”论,正确地实行对外开放和进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教育,反对两个错误倾向是题中之义。
五个共同点,构成了我们党和国家科学完整的对外开放观,使对外开放政策教育统一而充实。分清三个不同点,又使对外开放政策的教育有层次性,有针对性,增强实效性。随着高中阶段学习过程的推进,引导学生从异同的交汇点全方位认识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觉悟水平和整体认识能力。值得我们在教育中认真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