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金三公线上平台(2025已更新) 讲出戏剧的独特性_高校之窗|现金三公

现金三公

?
大学库管理系统

讲出戏剧的独特性

现金三公

练习1:根据人物的情感变化,从下面的句子中任选两句加上舞台说明,并结合自已的舞台说明在组内表演、互评,选出较好的在全班展示。

⑴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⑵亲戚?

⑶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周家少爷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

⑷老爷,没有事了?(      地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⑸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

这五句话正好体现了鲁侍萍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内心的激荡、情绪的变化:先是愤怒地控诉和揭露;“亲戚”一句中则明显地带有讥讽之意; 接着,以“她的命很苦”转入了伤感的倾诉;当她问“老爷,没有事了”时,终于忍不住真情流露,因而此刻她的眼神绝不会是愤怒的,而可能是哀怨的、期待的,甚至是满含深情的;当她说起周朴园的纺绸衬衫时,她已经陷入回忆无法自拔……

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有怨恨,可也有斩不断的情丝。曹禺先生曾谈到过这个问题:“侍萍在周家曾经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吃得好,穿得也好,又有爱情。以后是一落千丈,过了30年的痛苦生活。这种初恋当然是不会忘怀的。为什么侍萍在周朴园下来以后不马上走呢?她是想看看,看看她30年前那么爱的人怎么样了,看看现在的周朴园对她是什么态度。”[2]

所以,在鲁侍萍的潜意识里,她可能是要依据周朴园的态度来决定要不要表明自己的身份。因而,一开始,她有意地刺激周朴园来发泄自己的怨恨,可是随着周朴园越来越沉浸在怀旧的情绪中,她也忍不住陷入了回忆。所以那种刺激性的、抗拒性的话语越来越少,直至消失,最后在关于衬衫的一段话中,简直是深情款款。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和同学所补出的舞台说明是否恰当,逐渐体会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明白了何为内在冲突。而之所以能够补出较为合理的舞台说明是有赖于戏剧语言富于动作性的特点的,这一点只要略为提示,学生就立刻能够明白。而对自己补写出的舞台说明的表演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之间也不断地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其二,写出人物的潜台词和心理活动。

当鲁侍萍内心苦苦挣扎的时候,周朴园的内心也发生着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围绕着“问还是不问”展开的:他想要得知侍萍的消息,又怕被人看出来,所以,他一边急切地打听,一边又慌张地掩饰。

我是通过补写人物的潜台词来引导学生体会周朴园的内心冲突的:

练习2:请根据上下文补出下列各句的潜台词,自己读一读。

⑴(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你——你贵姓?

⑵(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⑶(忽然立起)你是谁?

大致说来,这三句的潜台词可以这么表述:“怎么这么眼熟呢?”“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详细?”“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你有什么企图?”补出了这些潜台词,学生就自然明白了周朴园为什么在与侍萍的对话中,一次又一次地从回忆中抽离,反复问侍萍是谁,这正是他内心激烈冲突的表现。借此,学生也体会到了戏剧语言潜台词丰富的特点。

周朴园内心冲突最激烈之处是他得知眼前之人即侍萍之后到再次严厉地开口之前。而周朴园为何在认出侍萍之后态度突转、前后判若两人又历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以我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练习3:舞台说明中这样描述“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照片,又望侍萍。半晌。”这在“半晌”中,谁都没有开口,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人物的内心冲突是剧烈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在这番“半晌”的沉默后,周朴园迅速完成了从多情的怀旧者到严厉的资本家的身份转变。请试着写出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

写出的心理活动要与人物前后的言行相衔接、要能体现人物在短时间内的角色转换是如何实现的,这就不得不关注人物此时强烈的内心冲突。经过点拨,学生写出了较为合理的人物内心活动,难点问题也迎刃而解。

示例1:侍萍?她是侍萍?她怎么会是侍萍?……哎,三十年啦,没想到我还能见到侍萍,没想到我还能在这儿见到侍萍……在这儿,在我家?她怎么会到我家来?她怎么会找上门来的?她要干什么?

示例2:不,她不是侍萍,侍萍不是这样,不应该是这样。∷皇俏倚睦锏哪歉鍪唐。可她不是侍萍又是谁呢?对了,她是谁?她是谁。扛詹,她说,她是四凤的妈?四凤……那她就是鲁贵的老婆?还是……还是鲁大海的妈?鲁贵?鲁大海。。

学生在写出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之后,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诵和表演来与同学交流,这使得他们颇有兴趣,表演也极为投入。同学之间的相互评论大都非常中肯,来自同学的意见他们似乎也更乐于接受。有些同学在别人的表演中受到了启发,主动地一遍遍修改自己所写的心理活动;有些同学朗诵到一半就戛然而止,作恍然大悟状——他通过这样表演意识到了自己所写语段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个写作、朗诵表演、相互讨论的过程,就是对人物的内在冲突的分析、挖掘、理解的过程。

其三,观看相关的视频片断。

在这节课中,我也用到了话剧视频,但不是把它仅仅作为熟悉剧情的手段,而是将之与本课的重点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话剧表演与剧本中的一些差异来探讨人物内在冲突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练习4:观看《雷雨》话剧片断(夏淳导演,郑榕饰周朴园,朱琳饰鲁侍萍)中周鲁相认的部分(约5分钟)。

要求:⑴请注意演出与剧本的不同之处。

⑵导演对人物的理解与作者有什么不同?

之所以会选择这个版本,就是因为它不是完全按照剧本演出的,这正好提供了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在播放的五分钟演出中,影响到对人物理解的最重要的删减是侍萍两次问“老爷没有事了”。这样的改动,使侍萍从这场谈话中的掌控者变成被动者,淡化了人物内心的冲突,强化了人物刚强清醒的一面而略去了其软弱幼稚的另一面。这种删减伤害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当然,考虑到在不可逆的现场演出中观众的接受能力,这样的改动也是可以理解的。)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在戏剧中,人物的语言反映了其内心的冲突,而内心的冲突又直接关系着人物性格的塑造。

课堂上五分钟的视频观摩与比较、讨论,引发了学生对话剧的兴味,一下课就有许多同学迫不及待地从我这里拷走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完整视频,有些同学在看完之后又主动阅读了原著,还有些同学甚至看了几个不同版本的话剧录像,比照原著来体会它们的各自的特点……他们试着走近“戏剧”这个原本不太熟悉的体裁,并对其独特的魅力有所体味。

戏剧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学体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因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戏剧作品篇目极少,就忽视甚至无视它的存在。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多作尝试,把戏剧当作戏剧来讲,努力讲出它的独特性。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落实课标的要求,更是为了给学生的阅读鉴赏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现金三公

?

高考实用信息

?
现金三公线上平台(2025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