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明确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提高写话题作文的水平。
教学设想:①本节课以话题作文写作为中心,引导学生正确审题,防止离题、准确立意。
②设计思路: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讨论,教师点拔;达到教学目的。
③教学组织:体现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互敬互爱的氛围,突出对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参与。
一、 导入
师:每年高考刚结束,人们首先关注是是哪一科的哪一道题?
生:语文科高考作文题。
师:对,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作文写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我们应重视作文的强化训练。但是训练要有一个目标。据了解去年16套高考语文卷中话题作文有8套,占了一半。本期我参加了多次高考备考研讨会,得到的信息是:今年广东卷作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话题作文,这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本节课我想同大家共同探讨的是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问题。希望大家共同
参与。
首先同大家探讨一下话题作文的审题要素。
请看2005年全国卷(一)作文题,思考题后的问题。
(投影2005年全国卷(一)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科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问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
话题范围之内。
提问思考:1、从这道话题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话题作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每部分有什么作用?
明确:话题作文一般由话料(玻尔教授的故事),话引(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似的情况),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以及话框(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
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攻之内)等四个部分组成。
教师讲授:下面共同讨论四个部分的作用,明确审题要素。
1 、话科有可作用?(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推荐同学回答)。
教师归纳:话科作用:
(1)为了引出要说的话题,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2)对话题所作的直观形象的解说,是帮助考生认识话题,拓展视野,激发思维的提出和启发-----邹寿元语。
(玻尔创建第一流的物理学派,他不直接介绍秘诀,却说“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愚蠢,确实出人意外,但正是他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愚蠢,把自己在学术上遇到的朴塑迷离,充满的不确定因素充分地表露出来,让学生、让别人帮助自己分辨真伪排除干扰,所以他才能向前迈进,他的学派中大家如果也像他这样,他创建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的事也就在情理之中。”)
教师讲授:在话题难与理工科解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急于下笔,应多读几遍话料。下面继续分组讨论话引,话题、话框的作用。(让学生推荐同学回答)。
2 、话引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 帮助考生拓展思路。(由玻尔教授的故事拓展到现实生活当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喻鲁迅放弃即将到手的医学学位,实属出人意料之举,然而他决心用医治愚昧,唤醒沉睡国民的选择却又在情理之中。文学作品中80多岁的朗台在弥留之际能作出骇人的姿势,手抓镀金的十字架不放,是出人意料之举,然而守财奴的本性决定了他为财而来,为财而去似手又在情理之中-----。)
(2)有时有消除歧义等作用,如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中的话引,答案不止一个情况是很多的“这个话引排除了有些答案是唯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