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式教学课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经过三年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我们创立了一个适应当前数学教育发展和类同我校校情的一个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学校安排我教高一,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觉得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依然适用,但需作适当调整。
1 高中数学教学有更适合自主探究的土壤
1.1 高中数学内容的丰富产生了对自主探究的需求
高中数学每节课涉及的知识点比初中要多,对知识掌握的要求层次加深,尤其现今高中课改即将全面推开,对学生能力要求也有提高和拓广,每节课题型变化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开放题和研究性问题多。如果仍用传统教学的以教师讲为主,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我一进入高中,认为内容多,不能象初中那样教学,总想给学生多讲一点,让学生多做一点,其实越是这样,学生疲于应付,效果越差。主要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容器,抑制了学生自主性、创造性。新课改对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学生自主地选择、探究、运用知识。这一要求也对我们的教学发出了新挑战。
1.2 学生的素质提高有利于自主探究教学的实施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变大,心理也比以前成熟,兴趣稳定持久,意志力增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素质较初中大有提高,这非常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
2 高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一点尝试
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我们采用“激、读、议、练、晓”的形式,主要立足于课堂,而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要求高,因而在初中模式基础上略作了改进。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对课外也作了延伸。
2.1 课前自学,发现问题
在每上完一节课后布置预习任务与预习要求,要求学生每天用晚自习第三节课的20分钟时间,预习下节内容,并初做书后练习,划出重点内容,圈出疑难问题,并将自己自学时的疑难及好的想法旁注在书边,长期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在自学时提出新见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2.2 课堂导学平衡
2.2.1 明确目标,速学课文
上课时,首先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本节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带着目的再次自学已提前预习内容,本环节一定要注意目标具体准确,符合课程标准。
2.2.2 师生共议,探索新知
师生共议时,老师要多听学生发言,当学生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解答,可让学生们互相讨论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点评完善,这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我做过这样的实验:出一道自主探究的习题,在一个班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虽然花费时间多,但学生却得出许多不同的解法,大出老师意外,发现学生思维方式各有不同,同时也使学生人人参与共同提高;另一个班教师直接讲解,花时少。一个月后来检测,实验班正确率95%,非实验班正确率只有58%,可见自主探究教学的效果非:。在议的过程中,教师评价非常重要,不管学生怎样回答,教师要引导,多表扬少批评,表扬要面向全体,批评要单独背后,在班级中批评要注意方式,以免影响学生积极性,我让学生自我选举出成绩好做事公正的学生组成评定小组,让学生管学生,体现自主化、民主化,以人为本,这样不但效果好,还解放了老师。另外对回答巧妙的要重点表扬,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议时要注意导学平衡,教师要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这也是自主探究教学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