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业企业需求为重点,积极推进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申报省级品牌专业立项建设2个,省级精品课增加到6门,省级优秀课增加到12门,新增省级教学成果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取得省级科研立项78项,省级科研结项40项,编制教材59部,其中校本教材47部,教师在国家期刊发表各类论文65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8篇。学校在原有8个专业基础上,增加了眼视光技术、药品营销管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今年新增放射治疗技术专业已通过省卫计委考察评审,2017年拟招生专业数量增加到14个。
搭建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不断完善网络教学资源管理,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微课制作、线上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好地用于各专业课程教学,完成323名教师共计1365人次的网络培训任务;新建录播室,为网络视频课的录制提供有利条件;从通识课程入手,对学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网络课程教学。
学校在利用引进与培养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通过教学竞赛(课堂大赛、说课比赛、教案评比、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大赛)及教学观摩等途径,达到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还先后引进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本科及研究生中青年教师61人,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定向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现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7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27%。利用职业院校师资培训政策,组织教师参加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培训,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接受交流培训,其中集中培训400多人次,派出国外研修10余人次。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或参加临床实践,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实践、专业培训、技能竞赛等途径,“双师”型教师增加到15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55.5%。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及各类职教委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50余个奖项。口腔技术、影像技术、护理、药学、医学美容技术等竞赛奖项排在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已建成6个标准化实训中心,159个标准化实验室,新增了近3万平米实训面积,新增教学实验设备4000多万元。启动建设附属医院第二实训基地,实现了实训与临床有机结合。聘请有资质的医生承担相应教学任务,有效利用市内各大医院资源,扩大了课间见习面。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现已增加到119家。(通讯员:马波 陈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