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首要目标,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始终秉持“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培养学生注重实践、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把“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中。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培育“工匠”态度
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它时时刻刻都会对学生产生熏陶和影响。在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的校训石上,刻着八个鲜艳的大字:“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强调的是学和做相统一,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诫勉全院师生崇德尚技、求知践行、创新超越、永不停息。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认真负责、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秉持“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的校训,狠抓学风建设。一方面,发挥先进榜样作用,即在每年的开学典礼表彰优秀学生,激励新生奋发努力;另一方面以考风带学风,让学生明白考试关系到个人的诚信和品质,比考试分数更重要;此外,严格落实学籍管理制度,对学业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学生进行学业警示,让学生有压力和紧迫感。
正是勤勉的学风、端正的态度,再加上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赢得了“高职小清华”的美誉。
动手又动脑 社团实践点燃“工匠”兴趣
“倡导‘工匠文化’,就是要把墨子请回校园,把鲁班、黄道婆、倪志富、爱迪生等请回校园,以‘工匠文化’育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党委书记武来成说。
为了点燃学生的兴趣,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在实践中开拓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积极性,用手工制作传承“工匠精神”。
“这个是我们用竹签搭制而成的摩天轮,轮盘可以转动,制作完成我们只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这个埃菲尔铁塔的结构太复杂了,我们足足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信息工程现金三公学生吴鑫梓同学介绍了他所在的创意模型社的同学们创作的作品。
吴鑫梓说,用竹签搭建这些作品并不难,只要有耐心都能做得出来,但要真正设计出一款有价值的作品,不仅要会动手,更要会动脑。“我理解的工匠精神,不仅是会手工制作,更要懂得工业设计,成为一名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吴鑫梓说。
设计现金三公手绘效果图协会的同学们则展示了数十幅手绘作品,协会指导老师樊亚说,手绘与生活密不可分,一件衣服、一个抱枕、一件家具、一个灯罩、一个水杯等都可以进行手绘。
“职业教育或许不能直接教出大国工匠,但它肩负着把工匠的技艺和精神传递给每个学生的责任。”樊亚说,弘扬“工匠精神”,其实也是职业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
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锤炼“工匠”技能
作为以培养“工匠”为目标的职业院校,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着力提升现代现金三公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上;着力增强现代现金三公的职业性,体现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上。”党委书记武来成提出,要把“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教赛结合”作为贯穿教育教学的理念。
为此,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技能竞赛,并主动搭建青年学生交流的平台、切磋武艺的平台、比拼的平台、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学生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不断提升技能。2015年,现代学子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等各项赛事共获得国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0项;获得省赛一等奖56项,二等奖74项,三等奖77项。
2016年,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上更是捷报频传。
10月23日-28日,2016“金隅杯”全国职业院校建材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在北京举行,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材料与能源现金三公精心选拔出6名选手与全国29支代表队的15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代表队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操作技巧力压群雄,共获得个人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包揽了所有赛项的冠军,获得团体总分之冠。6位指导老师均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10月21日-23日,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建筑工程现金三公代表队在第九届全国高等院校BIM算量大赛暨第七届BIM施工管理沙盘及软件应用大赛上获得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
……
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对于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学生来说,参加大赛已不是片面地追求比赛,更是一笔丰厚的知识财富。
杰出校友“反哺” 优秀教师“传帮带” 传承工匠精神
纵向上,杰出校友“反哺”,成长路上精益求精。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经常邀请优秀校友回母校作讲座,如桂元龙、袁思平等,传授做人做事的方法,分享成长成功的经验与感悟,为在读学子指点迷津;许多创业成功的校友,也纷纷返:脱=⑿F蠛献,为学弟学妹搭建实习平台,帮助他们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精益求精。
横向上,优秀教师传帮带,“工匠精神”代代传。
“工匠精神”的传承,少不了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非常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通过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和“优秀团队支持计划”培养了许多知识和技能兼备的双师型人才,如李河水、单文增等,他们在行业内首屈一指,培养的学生也在国内外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
正是有这样一批职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教书匠”,将“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发扬光大,江西现代职业技术现金三公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才得以一届届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