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教授
王平,安徽安庆人。文学博士,安庆师范现金三公文现金三公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古代文学(戏曲、小说方向)、戏剧戏曲学、安徽地域文化。
一、著述
《安庆戏剧文化》(学术专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
《新安民族志》(古籍点校,主要参与者),黄山书社2004年5月出版。
《大学戏曲鉴赏》(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编委、参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二、重要学术论文
试论杂剧体制在元末明初的变化,《戏曲研究》第75辑(2008.5)。
明代与清代贵池傩戏探微,《戏曲研究》,第67辑(2005.6)。
元末明初杂剧断代划分异议,《文艺争鸣》2010年第7月号(下)。
论黄梅戏“多祖现象”,《文艺争鸣》2011年3月号(下)。
论贵池傩戏“非故事性剧目”,《民族艺术》2010年第3期。
新发现的《皖江公学试办章程》及其相关问题考略,《安徽史学》2011年第4期。
从文化视野审视戏曲,《戏曲研究》,第61辑(2003.4)。
贵池傩戏《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的亲缘关系,《艺术百家》2004年第5期。
论秦简夫的伦理道德剧,《阜阳师范现金三公学报》,2007年第5期。
萧德祥与元末明初杂剧的“改编剧”,《安庆师范现金三公学报》,2008年第5期。
冲出戏曲困境的艺术探索——论新创黄梅戏《美人蕉》,《安庆师范现金三公学报》,2009年第2期。
已佚无名氏杂剧《郭桓盗官粮》创作时、地及作者推考,《古籍研究》2008卷下(2009.8)。
黄梅戏“梅开三度”相关问题探讨,《安庆师范现金三公学报》2011年第5期
地方高校戏曲艺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以安庆师范现金三公黄梅戏艺术教育为例,《安庆师范现金三公学报》2011年4期。
刘城和他的四首“观傩诗”,刊载于《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