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队伍 推动特色发展
优秀的特色教师团队推动特色学校需要。学校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教学基本功大赛、研讨课、示范观摩课,练就教师的真本领、硬工夫;组织年轻教师到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高校进修、考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用以指导教学。如今学校已形成了一支绘画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美术教师队伍,他们曾多次在省市公开课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国家和省市级画展上展出,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国家和省市获奖,与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先生的学生举办的联合画展博得同行一致认可和好评。
为使广大美术教师受到名师指导,学校常年聘请清华大学、中央美院、江南大学等大学教授,定期到校为老师们示范讲学辅导。
为加强对美术教学的管理,学校出台了《美术教学与管理制度》,对美术教学计划、教案、范画、辅导、作业批改、优秀作业收藏展览、画室管理等提出了统一的要求,规范了美术教学的整个过程,把美术课由无序变成了有序、有序变为了高效。
特色文化 蕴涵学校特色
办有文化的学校,做有灵魂的教育,让学校每一个地方都成为人文素质教育会“说话”的“书”,这是106中学管理者一贯的追求。
墙体上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赋予了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雕塑、壁画增强了艺术气息;修建在楼道、道路两旁的格言警句牌,被学生誉为无声的教科书,把学生的思想修养引向了崇高境界;游园长廊,使学生可以时时领略到校园自然的四时美景。
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美术特长,学校设立了美术作品展室,收藏了数百幅书画名家的作品和历届毕业生的优秀作业,进行集中展示。这里成为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的理想场地。
学校的开放展厅每个月更新一次,展出不同阶段学生的优秀作业,举办学生的个人展览,在激励学生积极上进的同时,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校园里,几乎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文化气息。
特色德育 培育高尚人格
美能长智,美能益智,美能育德,美能成才。艺术生的行为习惯、审美观点甚至价值观,与一般学生都有较大的不同,因此106中学德育工作也着力落实美术特色。
他们把学生美术专业课的学习和育人结合起来,强调“人品即画品,学画先学做人”,把“三文”作为学校的学生形象。每年安排学生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写生考察,他们相继建立了辉县郭亮村、林州石板岩等写生基地。在欣赏课上,把名画的艺术美和名师的人格美相结合。在美术课上,也把自然的色彩、造型、空间等美感加以分析提升,把艺术创作学习的过程,作为陶冶高尚情操、培育高尚人格的过程。
他们开展了“单项十佳中学生”、“单项十佳班级”、“美的教室”等有特色的评比表彰活动,使不同的学生和班级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把活动和美术特长相结合。每逢重大的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绘画创作活动,如:国庆节、奥运会、地球日、植树节、教师节等,目前该校成了郑州市妇联、团委、环保局、教育局等单位大型活动的主创学校。
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看到了专业的价值和自身的价值,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创作的过程,又使他受到了主题教育,促进了专业技能的提高。
特色之路 成就特色品牌
通过十几年艰苦的探索,学校逐步走上了一条有特色、高质量的办学道路,以精良的设施、雄厚的师资、科学的管理、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了学生、家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一届届学生,积极进。婊松, 80%以上升入大学本科深造。特色办学25年来,已有400多人在新闻出版单位任美编;有300多人走上了大学讲台; 2000多人在国内外设计公司任中高级管理人员。全国装饰行业优秀企业家钟凯利、美的集团广告公司总经理梁广宁、第八届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殷珊珊、河南省书协秘书长云平……他们都是由这里起步,从学业有成到事业有成。
郑州市第106中学高质量的办学声誉不仅吸引了省内外八方学子慕名前来求学,也引来了全国200多所中学及各类教育考察团前来参观学习、交流指导。如:青岛六中、南京宁海中学、山西康洁中学等。学校“因材施教,特色兴校”的成功经验已经在这些学校生根开花,大见成效。
学校已连续多年成为全国最大的艺术类考点。清华大华、南开大学等名校在内的100多所高校在106中学设立了美术音乐考点,不仅满足了高校招生的需要,而且服务了社会,方便了考生。
该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经验博得了新闻媒体的多次报道。2006年,《人民日报》以“架起人才培育立交桥”、“科学培育中场人才”、“育才也需和谐功夫”为题用一个整版作了集中报道,产生了巨大反响。
现在,位于郑东新区的郑州市第106中学高中部新校区正在建设中,一所设备现代化、环境生态化、管理人文化、办学特色化的寄宿制一流的高中将为家长、学生,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30多年的风雨华章,写满了奋斗的昨日,铸就着收获的今朝,孕育着辉煌的明天。郑州106中学一路走来,他们将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创造更加绚丽更加灿烂的明天。